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5章(第1页)

一个人有九条命吗?将韦君宜各时期照片放在一起观看,会强烈感受到她恍若经过几死几生。

天真闺秀,清华才女,激进学生,知识女性,党刊主编,&ldo;五七&rdo;战士,精神病患者,落魄&ldo;走资派&rdo;,胖胖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病床上的干瘪老妪……韦君宜的一生实在算得上是在碱水、泪水、血水中都泡过了。

一个曾是那样单薄的女子,告别校园,抛别父母,牺牲了爱人,行世上最艰苦的路,一生守护自己的信仰与初衷,却忽然她发现,不知在哪里,革命变了味、自己迷失了自己。

她反省自己:&ldo;眼睛全瞎。

毛病出就出在对&lso;组织上&rso;的深信不疑。

我也跟着对一个遭冤枉的人采取了打击迫害的态度。

&rdo;《思痛录》且叙且忆且书愤,快刀利斧,剑指中国革命历程一次又一次的&ldo;左&rdo;祸,刮骨疗毒,掘心自噬,是大痛苦,也是大痛快。

只有用韦君宜一生做注脚,才能明白《思痛录》的分量。

《思痛录》被称作未来世纪人们了解这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理解中国革命的入门之书、必读之书。

历尽磨难、思痛不已的韦君宜并不悲观。

在《思痛录》的&ldo;结语&rdo;中,她明确表达她的政治主张:&ldo;天下最拙笨的民主也远胜于最高明的独裁,它使我抱着最高的希望……至于经济嘛,若有了政治民主这一条,它总能开步走。

何必胆怯?我将欢迎能下决心的拙笨的民主!&rdo;这是已走至人生道路尽头的韦君宜对于未来中国的期盼。

韦君宜最后的革命工作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把手任上,人评她&ldo;官越做越小&rdo;,她自己倒不介意,依然干劲十足,志士暮年,壮心不已。

那是改革之初乍暖还寒的解冻时期,她热情扶植新锐作家,以文学冲击&ldo;左&rdo;倾教条。

她会突然降临在作家竹林的偏僻小屋,也会动用上层&ldo;关系&rdo;支持受打压的张洁,从王蒙到莫应丰、冯骥才、张蔓菱,那时期活跃文坛的作家,谁人不知大名鼎鼎的韦老太?而社里同事看到的,是永远在忙的韦老太,不仅忙工作,忙写作,有人还看见她在公交车上忙着织毛线衣;她&ldo;目中无人&rdo;走过出版社楼道,嘴里喋喋不休,仿佛在跟空中的隐形人交谈;她忙得穿衣服时常胡乱搭,有时系错扣子,衣襟吊着来上班‐‐早不是那个爱美的清华小魏了。

晚年韦君宜写了许多篇回忆&ldo;一二&iddot;九&rdo;老同学的文章,献身革命孙世实,死于&ldo;左&rdo;祸的夏英喆、韦毓梅,与她一样辗转颠簸于革命路途中的杨述、蒋南翔、王瑶、钱伟长、于光远、齐燕铭……这些当初的热血青年,才华横溢,头角峥嵘,各自生动。

老蒋在病榻上也念念不忘叮嘱小魏写好&ldo;一二&iddot;九&rdo;运动史,这个任务她完成了。

从&ldo;一二&iddot;九&rdo;出发,她与他们一道,参与了改变世界的革命,革命也或多或少改变了他们‐‐这是他们共同的道路。

为什么频频回望&ldo;一二&iddot;九&rdo;?不单是青春的缅怀,那里保存了他们革命信仰的初心,纯洁的、革命的原教旨。

穿越,回到历史现场‐‐2012年《新文学史料》编后

编辑《新文学史料》,每天接触的作者、读者都是历史爱好者,念天地之悠悠,发思古之幽情,浮生半日,闲来穿越,回到过往,体味彼时那人那事那情境,颇多历史意趣。

曾国藩指点他的六弟读书,说&ldo;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

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rdo;,&ldo;恍如接其人&rdo;、&ldo;亲其事&rdo;‐‐这说的也是&ldo;穿越&rdo;啊。

大约从4月开始,国内报刊就渐渐地开始刊登有关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及毛泽东《讲话》的文章、消息。

有出版社邀请作家们自由选抄《讲话》中的句子,弄得好似行为艺术。

也有学者研究当时参会人数,具体到名字,真也不容易搞清楚‐‐比如有人参加了,但在那张著名历史性合影照片中却不见其身影,据考证有人是临时有事,有人不巧去厕所了,结果错过了照相;有人没有参会‐‐参会人都是受邀的‐‐但赶上照相,人家一叫,就站进了那个历史瞬间,听见毛主席喊:丁玲在哪里呀?坐近点,不要明年再写《三八节有感》啦……

70年,一甲子还要再加十年,真是辽远的过去了。

当年恭逢其盛、参加了座谈会聆听了讲话的老人不多了。

黎辛先生当时不在会场,留在《解放日报》值班,经手编发座谈会相关文章,并最终亲手编发《讲话》。

老先生90多岁了,记忆力超好,身体也棒,几个月前亲赴延安参加纪念大会,会上会下被邀发言、被采访,忙累了一番,但精神愉悦。

他去延安前即给我一篇大稿,其中有他亲历的历史细节的最新披露,也有他对历年来相关史料的梳理,总体上反映了座谈会前后的历史概貌。

《讲话》在座谈会上讲完后,并没有马上发表,真正发表的时间已是一年半后的1943年10月了。

这期间为什么不发表?黎辛先生文章中回忆,当时报社领导多次催促毛主席发表,毛都说&ldo;不要急,要多考虑考虑,慎重些&rdo;,而且最后在清样上还有改动,据说在毛延安时期发表文章中,《讲话》是清样上改动最多的。

黎辛先生后悔当时没将这些改动的清样保留下来。

在中间这一年半时间里,《解放日报》刊发什么呢?因为座谈会讨论得不好‐‐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所以毛指示《解放日报》特辟一个&ldo;马克思主义与文艺&rdo;专栏,陆续刊登了《恩格斯论现实主义》、《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拉法格论作家与生活》、《列宁论文学》以及鲁迅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这当然是为了统一思想,《讲话》中涉及的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工作的任务,都可以在这些马列经典中找到思想渊源。

其次,到了1943年5月召开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解放日报》在对会议的报道中才首次披露了《讲话》部分内容,如&ldo;文艺应为工农兵服务&rdo;;凯丰、陈云、刘少奇、博古等高层领导人也纷纷讲话。

陈云《反对自视特殊与自高自大》提出树立首先是党员、文化工作只是党内分工的观念,不应抱着&ldo;基本上是文化人,附带是党员&rdo;的态度;凯丰《到前方到乡村成为群众一分子》,刘少奇也鼓励大家到农村去,博古希望作家给报纸写通讯报告作品,总之高层表态都刊登出来。

最后是作家们积极表态文章陆续刊登,舒群、何其芳、周立波、陈学昭等都表示要改造自己,改造自己的艺术观,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等到一批新作品,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吴满有》、《田保霖》等出现时,毛主席觉得时机成熟了,才将《讲话》拿出来,并以纪念鲁迅逝世7周年这个由头,经黎辛手,全文刊登在《解放日报》上。

热门小说推荐
魔仙盛世

魔仙盛世

一山一烈阳,一海一明月。一国一苍生,一穹一星辰。一草一春秋,一念一轮回。一花一世界,一扇一乾坤。...

绝品女仙

绝品女仙

绝品女仙由作者安筱楼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绝品女仙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纳米方程

纳米方程

传统版纳米虫,实质为微不可见的纳米机器人,以其为硬件,设定运行规则与特性调用所形成的方程式,存在于现实的真实程序,还能如同网络中一样,无所不能么!!宣传版是否厌恶了千篇一律,独创力量体系给你不一样的精彩!!是否厌恶了虚幻缥缈,真实的理论为你展开最真实的画卷!!文青版往事云烟言难尽,万般文字恨词穷。挥笔不欲斥方遒,仅述平生一场梦。PS好吧,其实这本书是为了填坑换了概念重写星际虫潮噗噗,披着科幻末世外皮的虫族战争史与虫族发展史...

蜜爱百分百:校草的专属甜心

蜜爱百分百:校草的专属甜心

新文恶魔吻上瘾甜心,抱一抱已发宠文他是高冷腹黑的校草,她是呆萌欢脱的新生。当呆萌的她遇上毒舌的他顾梓辰苏年年,你是猪吗!!!苏年年有话好好说,不要人身攻击好咩?就算我是猪,那也是只独一无二珍稀的猪!当受伤的她想逃开霸道的他关爱珍稀动物,是我应尽的本分。冷冷一句话,直接扛回家。可是为什么关爱到床上来了啊喂!!!...

不灭帝尊

不灭帝尊

我即生,诸天当灭!伴生神棺埋葬诸天,信我者得永生!林冥生于武帝世家,却天生九阴绝脉,不能修炼。家族破灭,使他悲愤觉醒伴生的天葬之棺,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且看他只靠外功体魄,觉醒武帝血脉,最终武破虚空,成就永生,超脱轮回!...

首席情深:豪门第一夫人

首席情深:豪门第一夫人

叶氏破产,朝夕之间,她一无所有。权势滔天的莫家二少不期然闯进她的世界,霸道开口我缺一个女人。她理所当然把他的需求误解,莫少一声令下,多少美人前赴后继,怎么可能会缺女人?可是最终,现实却让她不得不屈服。跟他回家,以为羊入虎口,却不想转身就进民政局,被那红色小本本砸中。她惊你不是缺一个女人?他一脸淡定地挑眉莫太太不是女人?人生最狼狈的时刻,她遇上了他,从叶小姐变成莫太太,从此受尽宠爱。渣男悔恨不已,渣女狼狈遭虐,她却活得风生水起,再无烦忧。只因她家莫少暗藏心底的一句话我用我的一切爱你,你以你的方式快乐就好。1v1,男女主身心干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