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81 章 背锅(第1页)

“什么?武英侯捐款捐书给水师学堂?”

闽州布政使雷鸣霍然站了起来:“方沁廉这厮想做什么?”

他又惊又怒,来回走路:“粤州自有市舶司,别的州府都是朝廷派了镇守太监。

他那边却仍和盐铁专项一般都给他们平南府收着,肥得流油。

他虽然撤藩了,但公侯传两子,他伸手到我这里来,胃口这么大,也不怕今上忌讳?”

幕僚低声道:“听说是靖国公世子到闽州探亲,顺路带了来的。

问了粤海商行的主事,倒是茫然不觉,只说是武英侯托了靖国公世子带了些香料、种子等命他转带回粤东平南府给老公爷,并未提过捐助一事。”

“我命人去看了下那些书,上面确实都盖有藏书印‘观海楼’,当初平南王方溟书楼名确实为此。

且那些火炮制法,一般人家也不敢收藏。

我倒猜测平南公这是借长子之手表忠心。

今上不就是嘉赏他家识趣,是第一家上表撤藩的么。”

雷鸣冷笑了声:“当时桂、滇、黔三地改土归流,土司全数撤了,那边的大军全都还压着境,但凡平南王当时敢说一个不字,三方大军立刻就能将平南藩给平了。

说是西南王,也不过仗着地方富庶,真打起来还未可知呢。”

一位幕僚悄声道:“我倒是听说,武英侯这边并不仅仅只捐了银子和书,还荐了两个先生,一个擅制船的先生,一个是擅外科的西洋先生,听说是等学堂一建好,就在里头任教呢。”

雷鸣霍然转脸:“此消息为真?”

幕僚道:“怎不是?那两个先生比靖国公世子还先到的,早就在盛家住了一个多月了,还带着家眷的,定然是早有勾连了。”

雷鸣冷笑了声:“难怪我说盛家这么不着急,本还想说拿捏一二,省得他们以为有贵亲在京城,就抖起来了。

那靖国公在京城里算个什么?谁把他放在眼里?看盛家只以为攀了高门,平日里眼孔甚大,目中无人,压根没把我这布政使放在眼里,以为有夏太监撑腰?拿了个皇商又如何?不也得好好在我这里低头?原来这是又攀上了平南公。”

他坐回了府上,当机立断道:“命人立刻先拨十万两税银过去给赵毓,就说追回了一些款项,连忙命人送去了,不敢误了皇差,让他抓紧办差,莫要辜负皇恩。”

一位幕僚不解道:“抚台,这平南公再强,他也管不到咱们闽州,那武英侯也是个尚公主的闲人,并不当差的,大人如何还要忌惮于他?”

雷鸣道:“可不正是闲人吗?妙就妙在闲这个上了,方沁廉既能趁机荐两个不痛不痒的先生过来投石问路,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就能直接安排赋闲的长子为皇上效劳,来这水师学堂当个总教习了!

他可是还有个儿子在圣上身边,随时进言的,为兄长谋个闲职,那可不难。”

“这水师学堂,自然是要培养水师人才,授以水师官职的。

方沁廉已有次子跟在今上身边,长子再来我们这里做水师总教习,胃口这么大,手伸这么长,也不看看自己吃得下不!”

===

布政司这边银款一拨,盛家老太爷又去探望了一回张家老太爷的病,很快谣言满天飞,都说张家也捐了,两边却也都只否认,但很快范家也派了人上门来,一则捐银十万两,二则下了帖子,邀请盛家三位少爷和靖国公许世子赏冬日兰花宴。

许莼自然以尚在孝期拒了,只让盛长洲带了两个弟弟去赴宴,回来笑道对方仿佛毫无芥蒂,也全然不提婚事的事了,只说些场面上的客气话,但客气了许多,比从前那不怎么看得上盛家的倨傲样子强多了。

最后唯有鲍家尚且还硬气顶着只捐了三千两,闽州大一些的商户陆陆续续都来认捐多则几万,少亦有数千,很快大门眼见修成,这日赵毓却轻车简从,跟着盛长洲过来,来探许莼的病。

许莼虽则病还未愈,但赵大人过来,自然连忙也起身换了衣裳见赵毓。

赵毓十分歉然:“听说世子舟车劳顿,有疾在身,原不该扰你养病的,但今日原是有件小事,我那里又耳目众多,只好贸然过来问问。”

许莼连连还礼笑道:“大人客气了,这些日子外祖家得了大人多加照拂,本该上门拜望,偏巧身子偶染风寒,加之尚在孝中,不祥之身,不敢冒犯大人。”

赵毓摇头叹道:“原是之前我们议的,圣旨当是说是兴办海事局,筹建水师学堂,但这般收的则大多只招水师人才了。

我们之前合计着,却是想还要培养一些制船、天象、医科、地舆图说、船只驾驶、格致、化学等方面的人才,不拘于效劳朝廷水师,优秀者可授予官吏职务,其余的哪怕是能够在民间亦可进学。”

“而且不拘仅招闽州一地的学生,要全国各地有志于海事海务者,均可来投考,如此才是利国利民,为国储才。

因此,我们原本希望将这学堂名称定为‘海事学堂’,如此一看便知此为专于海事,不拘于水师。”

许莼看向盛长洲道:“这不是极好吗?”

这其实也是他之前和表哥说过的意思,水师不如海事,海事学堂,一看便知君主志在四海,看来赵毓大概也猜到了这是他的意思,今日特意来,难道是有变?

赵毓道:“然而今日去和布政使雷大人这边禀报进度之时,说道这学堂大门已修好,大人忽然雅兴大发,说要亲为学堂题一匾,然后竟然题了‘闽州水师学堂’六个大字。

他为闽州之抚臣,父母官,他如此题字,前些日子又刚刚批了十万银子给海事局,我竟无法推辞,只能领了这字幅出来。”

他满脸颓色,许莼想了想道:“大人平日和我表哥商讨这学堂兴办规划,想来不如何遮掩,大人又是从京里来,服侍的大多是这边地方官吏、差官,因此其实雷大人-->>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完美弧线

完美弧线

凌空抽射,小试牛刀。...

中华第四帝国

中华第四帝国

秦始皇建立中华第一帝国,汉高祖建立中华第二帝国,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中华第三帝国。而中华第四帝国则由王潇王毓泽父子,在1895年建立。炮兵参谋王毓泽重生1890年,成为川西巡阅使府少帅。再由少帅到大帅,最后到帝国皇帝,完成一个华丽的转变。中国也由半殖民地崛起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饮马北海,恢复汉唐荣光舰队西进,传播天朝文明击败列强,夺取世界霸权!...

灵宰天地

灵宰天地

本书简介意外遇袭,虚夜非但没有身陨魂灭,反而觉醒了元灵,正式足履灵界红尘,自此搅动了天地风云而且,他的身上,还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大唐武生

大唐武生

唐末江湖有赳赳武夫投身军旅,有美艳娇娘暗中行刺,有佛陀三清藏头露尾,有武林宗师改朝换代,名门大派,蓄刀兵,扬威名,力挺节度使,划地而治。草莽勇夫,杀官吏,屠商旅,勾结各门阀,占山为王。虽然也有剑仙一剑西来,也有游侠行走天下,也有懵懂少年行侠仗义,也有武林仙子娇艳如花,也有大儒正气,金刚怒目,道侣翩然,但是庙堂之上的风雨波澜和江湖上的诡谲尔诈混合在一起,这个江湖,终究不再是那个江湖。有梨园大武生,穿越千年而来,一拳,将唐末江湖,砸了个稀碎!江湖事,江湖了,庙堂事,庙堂清,江湖与庙堂之间,唯有我,杨凤楼!ampampampltpampam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唐武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ampampltpampampampgt...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17世纪欧洲的船队在世界各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时,遥远的远东地区,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响起,一车车煤炭运往工厂,无数的工业产品向各地倾销,线列步兵整装待发,冰冷的大炮发出怒吼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