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章(第1页)

‖萨琳娜:我记得钱穆先生说,墨学的衰亡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墨家追求一种彻底的清教徒式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而中国的文化类型,或者民族性里面很难彻底贯彻这样一种清教徒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比如墨家讲&ldo;非乐&rdo;,不要音乐了;讲&ldo;节葬&rdo;,节俭葬礼,就连父母的丧礼也很苛刻,做得很彻底、很决绝,彻底斩断个人的家庭理念。

这些思想和行为并不适应中国传统的社会形态。

‖余秋雨:我很高兴大家对墨家衰败原因能发表这么多高质量的意见。

这个问题的学术分量很重,关及中国这片文化土壤对社会团体的容忍程度,以及社会团体和生态选择。

我认为墨家的毛病出在极端化和权力化这两个方面。

极端化的弊端,我们在分析儒家的中庸之道时曾经讲了不少,墨家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过度地追求清教徒式的思想和行为,活生生地把自己逼到了一个很小的地盘上,成了&ldo;悬崖上的悲壮英雄&rdo;,失去了回旋的余地。

例如,墨家的基本主张本来是面向底层民众的,但是,动不动就有多少年轻人集体自杀,这种行为就太不符合农耕社会家族伦理的普遍心理了,因此也突破了民众同情的底线,很难继续扩大队伍。

权力化的弊端,正是由团队的组织产生。

虽然不是官场,却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制定规则、调配力量、执行纪律,这就使一个学派无法再在学理上创新发展而只能停步不前。

正是在这一点上,墨家便远不如儒家的生生不息了。

又由于权力,引起朝廷的警惕和防范,而自己又找不到足以维系团队生存需要的经济基础。

这种严重的生存危机,墨家无法摆脱。

墨家无可挽回地衰微了,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伟大。

就连促使它加速衰微的那些因素,也包含着让人怦然心动的高贵。

这又一次证明,伟大与成功无关。

我希望,我们能安排出时间,再讨论一次墨家。

第十五课中国会不会因他而走另一条路(1)

2009年09月25日17:19

‖余秋雨:今天,我要借着墨子和墨家,说一说现代文化思维上的一个大问题。

必须指出,我们上次提到的墨家的衰微,是从传统历史学的意义上说的。

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开,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上来考察,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一个重大的思想流派,最后成果是它对民间社会的渗透程度。

而对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流派来说,则要看它在民族集体心理中的沉淀状况。

墨子和墨家,只是衰微在政治界和文化界,丢失在史官的笔墨间,而对中华民族的集体心理而论,却不是这样。

中国民间许多公认的品质并不完全来自儒家,似乎更与墨家有关。

例如‐‐

一、&ldo;言必信,行必果&rdo;的处世原则;

二、对朋友恪守情义,却又不沾染江湖气息;

三、对于危难中人,即使不是朋友,也愿意拔刀相助;

四、以最朴素、最实在的方式施行人间大道,不喜欢高谈阔论;

五、从不拒绝艰险困苦,甚至不惜赴汤蹈火;

……

请不要小看这些民间品质,它们虽然很少见诸朝廷庙廊、书斋文苑,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ldo;脾性&rdo;,与千家炊烟、万家灯火有关,与田头巷陌、槐下童叟有关。

与它们相比,那些书籍记述,反倒浅薄。

这让我们想起一些现代武侠小说。

它们正是把这种民间品质提炼成了现代成人童话,而广受华语读者的欢迎,拍成电影后也能让外国观众眼睛一亮。

热门小说推荐
完美弧线

完美弧线

凌空抽射,小试牛刀。...

中华第四帝国

中华第四帝国

秦始皇建立中华第一帝国,汉高祖建立中华第二帝国,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中华第三帝国。而中华第四帝国则由王潇王毓泽父子,在1895年建立。炮兵参谋王毓泽重生1890年,成为川西巡阅使府少帅。再由少帅到大帅,最后到帝国皇帝,完成一个华丽的转变。中国也由半殖民地崛起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饮马北海,恢复汉唐荣光舰队西进,传播天朝文明击败列强,夺取世界霸权!...

灵宰天地

灵宰天地

本书简介意外遇袭,虚夜非但没有身陨魂灭,反而觉醒了元灵,正式足履灵界红尘,自此搅动了天地风云而且,他的身上,还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大唐武生

大唐武生

唐末江湖有赳赳武夫投身军旅,有美艳娇娘暗中行刺,有佛陀三清藏头露尾,有武林宗师改朝换代,名门大派,蓄刀兵,扬威名,力挺节度使,划地而治。草莽勇夫,杀官吏,屠商旅,勾结各门阀,占山为王。虽然也有剑仙一剑西来,也有游侠行走天下,也有懵懂少年行侠仗义,也有武林仙子娇艳如花,也有大儒正气,金刚怒目,道侣翩然,但是庙堂之上的风雨波澜和江湖上的诡谲尔诈混合在一起,这个江湖,终究不再是那个江湖。有梨园大武生,穿越千年而来,一拳,将唐末江湖,砸了个稀碎!江湖事,江湖了,庙堂事,庙堂清,江湖与庙堂之间,唯有我,杨凤楼!ampampampltpampam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唐武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ampampltpampampampgt...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17世纪欧洲的船队在世界各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时,遥远的远东地区,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响起,一车车煤炭运往工厂,无数的工业产品向各地倾销,线列步兵整装待发,冰冷的大炮发出怒吼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